新闻动态

聚焦一流 振兴化工:青年教师的心声

发布者:韩园园发布时间:2017-10-26浏览次数:553

2017年10月18日下午,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协会在浙大玉泉校区科工楼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协会会长陆盈盈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潘鹏举、唐建斌、柏浩等十几位来自化工学院各研究所的青年教师与王靖岱院长、沈文华书记进行座谈,就化工学院学科发展方向、学科资源配置、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image002.jpg

在会上,青年教师们思维非常活跃,发言非常踊跃,提出了一系列卓有见地的新建议、新要求。

――在学科发展方向上,“化工学院不仅要继续做强做精 ‘大化工’,在新的形势下,还要更多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发展交叉学科及新兴学科,如储能工程、化工新材料等”。

――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现在一些年轻教师教学任务太重,科研压力又大,不利于年轻人学术发展,学院是不是能够在考核评价和职称晋升方面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要求有一些余地”。“学院和研究所引进人才,不仅在引进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引进来以后也要关心培养和支持”。“对常规师资的晋升发展也要关心。”

――在加强学术交流方面,“是不是可以由青年教师发展协会牵头组织大家搞一些青年学术活动?比如建立论坛或大讲堂,邀请世界一流高校著名学者、国内一些科研比较活跃的优秀学者来作报告,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要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支持青年教师邀请国际高水平学者、高级别刊物主编等来学院作学术交流。” “建议恢复化工学院学术大讲堂或学术沙龙制度,轮流由各研究所或课题组主持,双周一次开展院内学术交流。”“现在网络平台很发达,大家每天都会看微信,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科研公众号,发布我们学院教师们最近的科研进展提高影响力,也可以转发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供大家阅读。”

――在学科资源分配上,“现在,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很紧张。一些海外刚引进的青年人才特别需要研究生。尤其是刚到校前三年,由于研究团队尚未形成,缺乏高素质科研人员参与课题研究,特别需要多带几个研究生。希望学院资深教授或有团队的教授能够理解,希望学院能够支持”。“学院放宽前三年招生指标,我们可以拿后面的指标偿还前三年的”。“博士生招生全部实行申请―审核制后,招生名额如何分配?如何体现对优秀青年教师的支持?这个问题要研究。”“博士生招生名额分配应继续放在学院层面来统筹,这样更有利于优秀青年人才的发展,请学院重视这个问题。”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我们可以跟国外高校学习实施‘导师制’,这样师生关系能够更密切些。”对于承担教学任务这个问题,有教师持有不同观点:“上课也有好处,能够多跟学生们交流,通过上课认识更多的学生,学生也能了解你,到时候招收研究生的时候就能有更多更好的学生选你做导师,我倒是希望能上课。” “学院要重视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引导教师回归教育本原”、“本科生实习实训要加强,实习指导老师责任很大,要讲好化工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化工、热爱化工。”

image004.jpg

在青年老师发言过程中,王靖岱、沈文华不时插话,交流思想和观点。在座谈会临近结束之际,王靖岱指出,青年教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我们启发很大。年轻教师是化工学院“双一流”建设的有生力量,代表了化工学院和学科的未来。学院在资源分配、条件保障上对优秀年轻人才给予适当倾斜和支持是完全必要的,相信这样也会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和赞成。大家提出的“对进校头三年的优秀年轻教师,学院给予招生名额方面支持”等建议,我们会认真加以研究考虑。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年轻人培养上,学院要大胆改革,创新优化政策。同时,对那些在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常规群体教师,对今后可能申报院士的优秀教师,学院也要给予关心和支持。

王靖岱强调,在浙江大学实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化工学院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遇到不少挑战和困难。化工学院的学科分布很广,既有传统优势明显的大化工学科,又有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我们希望通过全院广大教师广泛深入的讨论,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重点,找准我院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着力点,使传统亮点更亮,让新的生长点更强。

沈文华表示,关心青年教师发展就是关心化工学院的未来。大家所提的问题和建议正是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近期正在调研和思考的问题。我们既要坚定决心支持年轻教师发展,又要非常认真细致地把支持政策设计好、制定好,激发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大家提出的青年教师发展协会发起组织学术论坛、开设学术交流微信公众号等建议,学院将尽快研究实施。(青年教师发展协会供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