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简称“化工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成立于1927年,是我国化工教育先驱李寿恒先生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大学化工系。成立90余年以来,化工学院人才辈出,久负盛名。

化工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研究所、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所、工业催化与环境研究所6个研究所。建有5个国家级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流程生产质量控制与优化国际联合中心(与控制学院合建)、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宁德时代等共建);10个省部级实验室: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高效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高分子系合建)、低碳烃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化工智能制造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 俄罗斯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工业有机固废气化及高温熔融高值化利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与浙江凤登环保共建)、工业新水源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建有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化工分院等多个高能级平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承担《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其中《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自2000年起被EI收录;2023年与美国化学会(ACS)联合创办《Chem&Bio Engineering》期刊。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在144所参评高校中排名并列第3,在近几年新一轮学科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在广为接受的QS国际学科排名中,2023年度全球排名中位列第36位。

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2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312月,学院有各类人员292人,在职人员163人,学科博士后40人,项目聘用人员89人,在职人员中,专任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岗)117人,工程教育创新岗教师1人,专职研究员2人,推广及团队岗教师9人,实验技术岗位18人,党政管理岗位13人,编辑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3人,占53.4%;长聘(副)教授5人,占4.2%,“百人计划”研究员26人,占22.0%;副教授22人,占18.6%;特聘研究员2人,占1.7%。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求是讲座教授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8人。

2009- 2023年,化工学院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23项,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攻关、军工等科研项目近3400项,年平均SCI收录论文320余篇、EI收录论文260余篇,2023年科研经费2.72亿元。十三五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ence论文11篇,Nature论文3篇。

化工学院一贯注重人才培养,成立90余年来,已累计培养了2万余名化工高级人才,毕业生中有1人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加拿大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6人担任国内著名大学校长。

化工学院将继续弘扬“求是创新”校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我国化工及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与科技支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