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晚,蒙民伟楼139室灯火通明,化工学院在此举办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主题讲座。两百多人的场地挤得满满当当,不少学生甚至坐在台阶上。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梁成都教授、陆盈盈研究员的风趣解读和精准阐释为同学们揭开了锂电池这一风靡全球科技界、产业界重大热门技术的神秘面纱。随着主讲人娓娓道来,会场上不时响起笑声和掌声。化工学院化工所凌敏研究员、教学科副科长张红、团委副书记马婕、张小晟、辅导员黄海伦以及学校各专业院系的200余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沈文华主持讲座。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他们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威廷汉建立了理论基础,古迪纳夫修正了材料的缺陷,找到更稳定的正极材料,而吉野彰打造出了第一块锂离子电池。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都推动着锂电池性能不断提高,并且促进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发展。
梁成都教授兼任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联席总裁,曾获2010 R&D 100奖项、储能项目管理者成就奖、美国橡树林国家实验室重要成就奖等重要奖项,在新能源材料及储能器件领域已获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在讲座中,梁教授串联三位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锂电池的原理及其重要性进行了介绍。他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和未来广阔的前景。他指出,锂电池近年来进入汽车工业领域,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众多化工企业在其中的科研结果早已使中国的交通电动化走在世界前列。他还提到,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方面,锂电池也大有可为。这是大家未来能够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方向。他预测,十几年内,社会的能源结构会因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
在讲座间隙,梁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关于同学们提出的专业性问题也一一悉心解答。对于专业的困惑,对于专业的迷茫,梁教授表示,化学在实践中找到原理,化工将原理变成现实。青年学子尤其是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工作者要在修炼自己的同时“渡人”,以每个人都能便宜地享受最先进的科技为目标,以化工的技术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陆盈盈研究员是化工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她曾入选2018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获得过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榜、美国康奈尔大学最佳博士毕业生奖等重要奖项,陆盈盈老师带领的研究团队也已经掌握了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
陆老师回忆了她与此次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斯坦利·威廷汉教授的偶遇与交流,以及她在康奈尔大学从零开始探索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方向,回国任教后指导进课题组的本科生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的经历,用身边的事例激励在场同学潜心科研。
讲座中,陆老师与在场同学就其课题组以及在化工学院任教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并表示科研是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也鼓励更多的化工学子投身到科研中来。
最后由党委书记沈文华作总结致辞。沈老师代表化工学院以及在场所有老师同学对梁成都教授和陆盈盈研究员的分享表示感谢,并再次强调了化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推动作用,并对同学们未来通过科研对祖国能作出贡献寄予期望。整场讲座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