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简称化工学院)创立于1927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化学工程系。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浙大化工根深叶茂、桃李芬芳,享誉国内外。已累计培养2万余名化工高级人才,毕业生中有20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6人担任国内著名大学校长。在2021年QS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学科位列世界第30位。
浙大化工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联合化学反应工程、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工业生态与环境等6个研究所。建有5个国家级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流程生产质量控制与优化国际联合中心(与控制学院合建)、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宁德时代等共建),10个省部级实验室: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高效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智能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低碳烃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俄罗斯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高分子系合建)等。建有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和分子智造研究院、浙大宁波科创中心化工分院等多个高能级平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十三五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发表Science论文6篇,Nature论文1篇。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交叉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同时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竭诚欢迎全国各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来我院攻读研究生。
一、申请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或受处罚记录。
(四)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学术潜质和专业能力。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六)在目前就读学校获得教育部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以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备案信息为准,未经推荐高校公示和教育部备案的申请无效。
(七)特别欢迎具有优秀研究潜质的同学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申请直接攻博的同学还应具有较高水平的英语能力,原则上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雅思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成绩有效期五年(自入学当月起往前推算,即2019年9月以后的成绩有效)。
二、申请及复试办法:
(一)提前申请复试,
1.申请人根据“浙江大学关于202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3/0805/c28498a2787859/page.htm)”,详细阅读相关要求和步骤等,进行报名。化工学院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10日。
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高端化学品先进制造”、“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绿色石化、新材料与低碳技术”3个项目2024年免试研究生在化工学院页面申报,请大家报名时仔细阅读最后附文“填报注意事项及相关项目介绍”。
本次预推免申请以志愿优先原则确定复试名单。
2.学院将在9月10日报名截止后统一审核并合理安排复试程序,申请人届时在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网站(非申请系统)查询审核结果(通知待定)。
3.已参加我院暑期夏令营活动并获得优秀营员的学生,也需在我校免试申请网报系统中报名。相关学生可在系统直接输入身份证号,系统将自动调取报名夏令营时填写的信息,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招生专业、攻读方向等内容进行修改并确认。注:对于最新成绩与夏令营报名成绩相比有较大退步的同学,我们学院将重新审核该生拟录取资格。
4.申请人9月份获得推免资格后仍需按照教育部及我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网上完成接收并确认我校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等环节。
(二) 复试办法:详见后期通知。
三、材料递交
除学校通知要求的材料外,以下材料电子版须打包上传(请不要整合在1个pdf文件,每个文件单独打包)于报名系统中“其他附件”一栏。
1)本科阶段成绩单,加盖教务部门公章;成绩单请尽量扫描成pdf文件,如果拍照,请务必能保证打印清晰
2)学校或院系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加盖教务部门或院系公章;填写排名和开具证明时注意,请务必填写课程绩点排名,不要综合或保研绩点排名
3)英语水平证明材料;系统里填报外语成绩要明确“四级、六级、还是其他”。
4)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还须提供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正高职称专家的“专家推荐书”(点击下载模板)。“推荐书”上务必请专家手写签名,之后扫描或拍照清晰上传。请务必保留专家签字的推荐书原件,以便复试时上交;
5)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各类获奖证书等可体现自身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6)请务必保证系统中填写的手机号和邮箱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申请者本人,以免错过重要通知。
四、注意事项
1.化工学院免试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培养类型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直博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直博(专业学位)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直博(专业学位)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硕士 |
081703 | 生物化工 | 学术硕士 |
0817Z4 | 制药工程 | 学术硕士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085602化学工程) | 专业硕士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 专业硕士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086002制药工程) | 专业硕士 |
2.若申请人弄虚作假、违反招生规定、存在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不当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读研资格,并通报申请人所在学校。
咨询联系人:王老师, E-mail:zwt@zju.edu.cn,0571-87951502。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3年8月7日
附:化工学院推免系统填报注意事项及卓越培养项目介绍
一、填报注意事项:
1)直博生:请在“备注信息”处填写“意向导师”。必填(请务必提前联系报考导师、确认导师招收意向后再填写申报)
2)“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有两个选项,第1个“化学工程”对应的项目制为:“无”,表示该志愿为化工学院学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2个“化学工程”对应的项目制分别有“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高端化学品先进制造”、“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表示该志愿为工程师学院学籍相关项目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3)“生物与医药”-制药工程,分别对应的项目制为:“无”、“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高端化学品先进制造”,表示化工学院学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学院学籍相关项目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方向”简介:
不同攻读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均需要参加6个月-1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实践内容和实践基地因攻读方向和导师研究方向而异。化工学院、工程师学院学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取得的学位相同,均为浙江大学学位。
(1) 化工学院各研究所导师参考信息见化工学院网站相关介绍:
http://che.zju.edu.cn/checn/dstd/list.htm
http://che.zju.edu.cn/checn/16303/list.htm
(2) 工程师学院高端化学品先进制造项目:
工程师学院学籍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年在杭州上课,第二年开始到专业实践基地开展科研。本项目立足衢州市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以浙大衢州“两院”为主要培养基地,依托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师资开展人才培养,与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已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研究员百余人,直面我省地域发展不平衡及全省化学品发展相对低端的现状,开展高端化学品前沿领域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培养能担当化工新材料行业高质量转型创新大任的主力军,从源头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浙大衢州“两院”2020年入选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布局创建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后续,本项目将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为抓手,共建联合培养基地、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平台,依托省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将人才培养贯穿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创新质量。
项目介绍和导师团队详见:
http://che.zju.edu.cn/checn/2023/0702/c49718a2777716/page.htm
(3) 宁波分院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项目:工程师学院学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全程在宁波培养。本项目依托浙江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工程实践平台优势,紧密结合我国石化产业改革升级以及浙江省建设创新强省及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重大发展需求,面向石化企业工程实际,培养在高端新材料与低碳节能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本项目化学工程领域依托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师资和资源进行培养,充分利用宁波一流企业良好的合作平台,注重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基础、持续创新精神与工程应用能力。
项目介绍和导师团队详见:
http://che.zju.edu.cn/checn/2023/0702/c49718a2777718/page.htm
(4) 宁波分院绿色石化、新材料与低碳技术项目:工程师学院学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全程在宁波培养。本项目围绕着宁波石化大产业在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背景下的新需求,以人为本,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出发,培养面向绿色石化、新材料和低碳产业关键技术中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锻炼一支能打科技工程战役的战斗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人才储备问题,为石化产业向低碳目标的转型升级发展持续输出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本项目化学工程领域依托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师资和资源进行培养,充分利用宁波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优势和行业产业链完整生态,注重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基础、持续创新精神与工程应用能力。
项目介绍和导师团队详见:
http://che.zju.edu.cn/checn/2023/0702/c49718a2777719/page.htm